下管、稳管
1) 管道进场检验: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,检查管体外观及管体的承口、插口尺寸,承口、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。用量径尺量并记录每根管的承口内径、插口外径及其椭圆度,承插口配合的环向间隙,应能满足选配的胶圈要求。
2) 管道下管:采用高强尼龙吊装带,以免伤及管身混凝土。吊装前应找出管体,做出标志以满足管体吊装要求。下管时应使管节承口迎向流水方向。下管、安管不得扰动管道基础。

3) 稳管:管道就位后,为防止滚管,应在管两侧适当加两组四个楔形混凝土垫块。管道安装时应将管道流水面中心、高程逐节调整,确保管道纵断面高程及平面位置准确。每节管就位后,应进行固定,以防止管子发生位移。稳管时,先进入管内检查对口,减少错口现象。管内底高程偏差在±10mm内,中心偏差不超过10mm,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3mm。
(3) 挖接头工作坑:在管道安装前,在接口处挖设工作坑,承口前大于等于600mm,承口后超过斜面长,两侧大于管径,深度大于等于200mm,保证操作阶段管子承口悬空。






1) 水泥砂浆抹带:抹带及接口均用1∶2.5水泥砂浆。抹带前将管口及管外皮抹带处洗刷干净。直径小于等于1000mm,带宽120mm;直径大于1000mm,带宽150mm,带厚均为30mm。抹带分两层做完,层砂浆厚度约为带厚的1/3,并压实使管壁粘接牢固,在表面划成线槽,以利于与第二层结合。待层初凝后抹第二层,用弧形抹子捋压成形,初凝前再用抹子赶光压实。抹带完成后,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,3~4h后洒水养护。

管道外检测技术
包括如下几种方法:
1. 红外温度记录仪法,其原理是利用排水管道渗漏点与周边土壤形成的温度差,使用红外温度仪进行测量和记录, 测定温度变化并产生自动温度图像。此方法可探测管壁表面和周围土壤层中的空隙和渗漏情况,但不能查明孔隙尺寸。红外温度记录仪法可用于定位管道泄漏点和腐蚀出现的孔洞。然而整个技术依赖于单一的传感器,而且在解释红外图像上对技术人员的经验要求至关重要;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