铺设基础
检查井基础铺设应按《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》及《市政排水用塑料检查井》的相关标准,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来选择。
通常采用中粗砂层厚100mm,三七灰土垫层后100mm-150mm,碎石(砖)或砾石道渣层后150mm,其基础铺设方法请参考相关标准的检查井基础图。
5.2.3 检查井接管
5.2.3.1 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,应先从接户管上游段开始,按照井→管→井→管的顺序安装,并逐渐向下游支管、干管延伸。
5.2.3.2 槽深不大时,可由人工抬管井入槽,槽深大于3m时,可用非金属绳溜管入槽。







在有提升设备的立井井筒内,为了消除提升容器在提升过程中的横向摆动,保证提升的安全,必须安有导向装置——罐道和罐道梁,即所谓井简装备。按井简装备的罐道类型不同,可分为刚性罐道和柔性罐道。此外,根据井筒的用途,井筒内有时还设有梯子间和管子间等。
罐道梁在井筒内的布置主要是应满足罐道、梯子、管缆固定的需要。罐道梁的固定,有的是两端固定在井壁上,有的是一端固定在井壁上,另一端固定在其他罐道梁上。

指令。
下放时施工人员根据下降速度合适放线,并每隔20m将光缆简单稳固,并确保不影响罐笼的运行和光缆的下放,下放至到副井底管子道后,施工人员将光缆通过管子道放置到中央变电所,并留下足够的余量。将光缆放置到中央变电所后施工人员重新到井口乘坐罐笼下放,下放过程中罐笼运行速度为0.3m/s,运行过程中罐笼上的施工负责人用对讲机与井口施工负责人联系,每到井筒内的电缆卡处及时与井口联系停车,然后将光缆固定到电缆卡处,直至将光缆固定到管子道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