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制点复核完毕后沿管道线路应设置临时水准点及路线控制点, 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并与给定的水准点相闭合,路线控制点间距宜为300m-500m 并与给定的控制点相闭合。施工水准点及路线控制点应按顺序编号,并测定相应高程及坐标。
	
 
 
	





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管道检查井采用现场砌筑方式设置,这样的施工具有工艺落后、施工机械化程度低、施工周期长、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大、结构强度低、耐久性差等显著特点。采用混凝土砌块式,下部现浇与上部拼装结合式、下部砖砌上部拼装结合式和预制装配式的混凝土检查井,其中以预制装配式应用为广泛,其结构主要由井盖、井口环,井口调节环、井室等 4 个部分组成。
	
 
 
	
为了使检查井井盖和井身能够很好的连接共同受力,在井身顶部设置井圈,采用C50钢纤维速凝混凝土浇筑。井圈标高一般与水泥稳定层相同即可。施工时在井口安放一块直径稍大的厚钢板(或其他承重物)盖住井口,当做临时井盖,并做好标记,与水泥稳定层一并摊铺碾压,防止出现压实压实死角。待养护期到后反挖,取出临时钢板井盖,浇筑井。
	
	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