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点,测定出管道和井位的位置,做好管道中心桩、方向桩、固定井位桩的引桩、拴点工作。施工过程中发现桩钉错位或丢失应及时校正或补桩。水准控制点和路线控制点布设完毕后,立即对原地面高程进行复测,检查实际原地面高与设计文件提供的原地面高是否相符。若出现偏差应立即向建设单位、设计单位、监理单位进行报告,以便对原始地面高程进行设计变更。
	
	
 
	




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,拌制水泥砂浆,并按规定留置、养护好砂浆试块,确保砂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。检查井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,严禁扰动基底,否则应采取换填处理。严格控制好检查井井筒顶部高程和纵横坡度,保证井盖与道路路面接顺。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安装时,应保证盖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%。安装踏步要求位置准确,确保使用功能。检查井外壁回填宜采用灰土回填并确保夯实。路面结构层部位应采用二灰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回填,以防止回填下沉。
	
	
 
	当上、下游管道内底不在同一高度时,上、下游管道内底流槽坡度不宜大于10%。接入圆形检查井和矩形检查井的支管(接户管或连接管)数不宜超过3条。检查井与管道的连接方式应为柔性连接,可采用橡胶圈企口连接或机械式柔性连接。接入检查井的各千线管道均为管内顶平接。检查井预留接管孔孔径:采用柔性接口时,应为插入管外径加20mm~30mm;采用顶进施工时,可为管外径加60mm。
	
	
